禮賓府開放日10.19

禮賓府,以前叫港督府,聞說我兩歲時去過一次,我當然沒有印象啦!
花園內的向日葵

老土Benz一輛

不能通過停車場進入,於是兜一個大圈後來到後門

中銀大廈這把刀確實不能漠視

就要靠四隻石獅和一個水池來擋!

建築物內



這隻馬是否長期在此?還是因為今年香港搞馬術?

另一邊有一個名叫 "司母戊鼎"

正面,參觀人士並不多,或者很多人都去過和十月沒有杜鵑花看呢

正門前花園的一柱擎天局!我斷估吹水咋!

參考:

舊blog留言:
巴別2世 - --哈哈, 小弟是"死硬派", 只會叫它總督府或港督府. 我更prefer叫總督府. 
--中銀那把刀嘛, 的確很像正在被它斬喔, 在那個角度看的話. 30年前香港遇過一些小不景氣(相比於近10年的, 當年的是小兒科!), 那時的人就講康樂大廈(Connaught Centre)(現:怡和中心/Jardine Centre)看似"神主牌". 當年香港摩天大廈不算很多和很高, 康樂大廈那時是鶴立雞群了. 
--香港的總督府在日據時代*曾被加建過一些東西, 聽說是在屋頂部. 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. 
 *香港的叫"日據時代"才適合. 這是因為從頭都尾都在太平洋戰爭期間, 而且這短短的3年半也是"戰時佔領的管治"而非植民統治. 相對於台灣的半世紀, 建樹良多, 素質提升, 基礎打好,...etc, 是真正而且優良的植民統治, 加上最初也是大清國正式割讓的, 因此只能叫"日治時代", 甚至台灣長者們認為也不夠洽當, 他們是叫"日本時代"的. 把台灣的日本或日治時代叫作"日據時代"是中國的國共兩黨"合作"對日本的詆譭和對台灣的矮化. .... 
 ...聽說香港的教科書正在被逐步修改(竄改), 我真的擔心將來孩子們會這樣告訴我們: "以前香港的英據(甚至英佔)時代,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, 大家都熱切渴望「祖國」盡快收回香港, 完成統一大業,...." 如果將來我的孩子上學"讀壞書", 對我講這種說話, 我只好當"無生過"算了.
  • River - 第三幅相內的高塔就是日據時代加建的。

留言